1.加味桃核承气汤:治疗过敏性紫癜。
【组成】桃仁10g,桂枝10g,大黄10g,芒硝5g,甘草6g,益母草30g。
【个人体会】加味桃核承气汤系过敏性紫癜特效方。过敏性紫癜其病位在肌肤,常表现为双下肢出血点,余认为此病病机为血不归经,属离经之血的范畴。根据“瘀血不去,新血不生”的原则,以温经化瘀之法可使血液归于常道。可用桃核承气汤泻下祛瘀,此乃化瘀生新之法。
在临床中,余除以桃核承气汤作为过敏性紫癜的特效方外,还用于治疗精神异常、头皮下血肿、膀胱癌等证属离经之血的疾病,皆有很好的疗效。
2.加味止咳散:治咳嗽麻黄5g,杏仁10g,甘草6g,白前10g,前胡10g,百部10g,款冬花10g,枇杷叶20g,鹿衔草20g,天浆壳10g,山海螺10g。
在临床中余总结加减法如下:
①风热者,加黄芩10g,桑叶10g;
②内夹寒饮者,加干姜3g,细辛5g,五味子10g
③痰热内蕴者,加苏子10g,白芥子10g,牛蒡子10g,葶苈子10g,车前子10g;
④阳虚象明显者,加附子5g,细辛5g。
⑤山海螺、天浆壳皆为余用治咳嗽痰喘之常用药。
3.八味镇咳汤:治疗百日咳。
钩藤6g,全蝎3g,白芍10g,甘草3g,当归10g,川芎6g,红花3g,百部6g。
八味镇咳汤为余治疗“百日咳”所创,“百日咳”也称“顿咳”,属于痉挛性咳嗽,余从临床中总结出八味镇咳汤,此方解除小气管痉挛病证甚效。近年来用于肺部肿瘤引起的刺激性干咳疗效亦颇佳。
4.新加葛根汤:治疗鼻窦炎
葛根15g,黄芩9g,黄连6g,藿香10g,桔梗10g,白芷10g,苍耳子5g,辛夷10g。
加减法:
①伴口干口渴者,加银花10、连翘10、生石膏30
②伴脓鼻涕多者,加大桔梗用量,一般可用10~30g,桔梗量大容易引起恶心,亦可加竹茹。
③鼻窦炎转成慢性者,加黄芪30g、皂刺10g。
④鼻窦炎,炎症时间长者,往往伴有血瘀,加川芎10g、赤芍10g。
5.加味旋覆代赭汤:治疗痰喘
旋覆花10g,代赭石20g,姜半夏10g,苏子10g,莱菔子10g,橘红10g,槟榔10g,龙骨30g,牡蛎30g。
6.加味千金苇茎汤:治热喘
芦根30~60g,桃仁10g,杏仁10g,薏苡仁30g,冬瓜子30g,苏子10g,姜半夏9g,大黄5~10g,槟榔5~10g,甘草3~6g。
加减法:
①夜间哮喘甚者,重用桃仁15~20g,同时加当归10g,全蝎5g。
②痰中带血者,加黄芩15g,藕节炭15g。
③胸闷者,合用瓜蒌薤白半夏汤。
④胸痛者,加郁金10g,枇杷叶20g。
⑤大便稀者,去大黄,加车前子15~30g。
⑥肺部感染者,加鱼腥草30g,龙葵30g。
7.加味栀子宣痹汤:治反流性食管炎
栀子10g,豆豉10g,郁金10g,枇杷叶20g,佛手10g,甘草6g。
若患者出现心中灼痛伴大便稀的,余常以干姜易豆豉。久病证属厥阴虚寒者,当以吴茱萸汤合宣痹汤
8.丁香降逆汤:治顽固性呃逆
丁香6g,柿蒂15g,旋覆花10g,代赭石20g,陈皮10g,竹茹10g,党参10g,白芍20g,甘草10g,天门冬10g,麦门冬10g,茵陈10g,枇杷叶10g,半夏9g。
此方由丁香柿蒂汤、旋覆代赭汤、橘皮竹茹汤、芍药甘草汤等方变化而来。
顽固性呃逆病机复杂,寒热虚实错杂,气阴亏虚夹杂痰饮,非一方一药可治疗,故总结出丁香降逆汤此呃逆效方为顽固性呃逆而设,实证加重生姜、竹茹的用量,虚证去竹茹加红参,一般用本方4~5剂即效。
9.四逆止血汤:治咳血。
柴胡10g,青皮10g,白芍10g,甘草6g,白及20g,茜草10g,小蓟30g,藕节炭30g,蒲黄10g,侧柏叶炭10
余从临床经验中总结血证三法:
①治血,包括收敛止血,凉血止血,离经之血则以祛瘀止血为主。
②治火,根据火降血止之理,实证清热泻火,虚证滋阴降火。
③治气,实证清气降气,虚证温补益气。
10.新加桑白皮汤:治鼻衄
桑白皮15g,黄芩9g,大黄6g,血余炭10g,白茅根30g,芦根15g。
虚火者当引火归元,常用引火汤救治。余常用肉桂、细辛各5g,研末,冷开水调,敷两足涌泉穴。此方剂量适用于儿童,若成人鼻衄,量当倍之
11.固汗汤:治自汗
黄芪20g,白术10g,防风10g,菟丝子10g,五味子10g,瘪桃干15g,浮小麦30g,鹿衔草20g。(疑缺糯稻根)
余认为,自汗是标,其本在肾。故治疗自汗要肺肾同治才能取效,遂总结出固汗汤固之。
12.三加龙骨牡蛎汤:治盗汗
桂枝10g,白芍10g,龙骨30g,牡蛎30g,白薇10g,知母10g,黄柏10g,麻黄根10g,鹿衔草20g,霜桑叶10g。
余通过大量临床实践认为:盗汗的病机为阳虚为本,虚火为标,故以二加龙骨牡蛎汤加知母、黄柏、麻黄根来治疗,在此基础上加鹿衔草、霜桑叶两味专病专药,诸药配伍可取得显著疗效,命之为三加龙骨汤。
13.加味百合汤:治胃痛
365站群百合30g,乌药15g,荔枝核9g,延胡索9g。
加减法:
①寒者,加高良姜10g。
②热者,加炒栀子6g。
③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,加蒲公英20g,牡蛎30g
④反酸者,加吴茱萸3g,黄连6g。
⑤胃中灼热者,加丹参10g,川楝子10g。
⑥病久体虚者,加党参10g,黄芪24g。
⑦嗳气频频者,加代赭石20,法半夏12,香附10
14.葶苈子汤:治肺心病
葶苈子30g,桑白皮30g,车前子30g,丹参30g,赤芍30g。
使用本方应注意,本方属于高效方,但不能单独使用。一般在临床中,余习惯将全真一气汤(冯楚瞻《冯氏锦囊秘录》中名方,由熟地黄、白术、人参、麦门冬、五味子、附子、牛膝组成,与葶苈子汤同时使用,效果更佳。其次,正虚明显者上述剂量应减半,另加黄芪、红参。肺源性心脏病伴心衰者,葶苈子用量30g以上效果很好。
15.半夏定眩汤:治眩晕
半夏20g,茯苓30g,白术20g,桂枝10g,泽泻20g,磁石30g,龙骨30g,牡蛎30g,生姜10g,大枣4枚。
余总结30年临床经验发现,眩晕病人以痰饮上冲最为多见,因制半夏定眩汤以化饮定眩。
加减法:
①口干明显者,桂枝用量为3~5g。
②舌胖大有齿印者,桂枝、肉桂合用。
③伴口干口苦者,合用小柴胡汤。
④有颈椎病变者,加葛根30~100g。
⑤体弱脉虚者,加红参10g。
16.瓜蒌五味子汤:降肝酶
全瓜蒌30g,五味子15g,山楂20g,白芍20g,乌梅10g,山茱萸15g,黄芪10g,白术15g,丹参15g。
床上会经常碰到转氨酶居高不降者,余认为此为肝阴不足,伤及肝阳,肝木克脾所致;或为肝炎邪毒稽留,进一步伤及肝脾而为。
应用本方时应抓住患者以下几个特点:转氨酶居高不降,大便黏滞不爽,舌苔厚腻,脉濡或弦滑。
17.五石散:治胆结石
硝石10g,玄明粉10g,明矾15g,海浮石30g,三七10g,滑石30g,大黄6,郁金30,鸡内金40
先将海浮石、滑石、大黄、郁金、苍术打粉,硝石、玄明粉、明矾、三七另研后入,储瓶备用。用时每次5g,以金钱草30g煎水冲服,饭后服用,日2次。
胆结石属于临床常见病,对于临床直径小于1cm的结石,可以单纯采用中药排石,但时机很重要,对于结石继发感染,出现胁下急,可用大柴胡汤。对于虚寒型的结石,可用当归四逆汤。硝石矾石散是仲景治疗结石的名方,以石治石,可以促进石头的裂解。
18.青矾散:治湿热黄疸
365建站客服QQ:800083652青黛5份,黄柏4份,矾石3份,鸡蛋清1份。
将青黛、黄柏、矾石按比例研成细末,每次0.5g,并用鸡蛋清调成糊状冲服,每日3次。
此方系灌云县谢家家传方,主治急性黄疸型肝炎。余偶得之,试用于急性肝炎引起的黄疸、慢性黄疸型肝炎、胰头肿瘤引起的黄疸皆有一定的疗效。
19.鳖甲生化丸:治肝脾肿大
醋鳖甲200g,人参100g,土鳖虫60g,醋穿山甲60g,醋莪术60g,醋延胡索20g,姜黄60g,醋制香附30g,郁金30g,虎杖30g,炒五灵脂30g,三七50g,海藻50g,血竭10g,茯苓100g,山药100g,白术60g,焦栀子30g,山茱萸50g,枸杞子60g,金铃子炭30g,水红花子60g,鸡内金40g。
上方共为细末,以大腹皮60g煎水,和丸药如梧桐子大,每服8g,日2次。
20.加味桂枝茯苓丸:治子宫肌瘤
党参10g,黄芪30g,桂枝10g,茯苓10g,赤芍10g,丹皮10g,桃仁10g,水蛭15g,土鳖虫10g,蟑螂10g,乌药10g,沉香3g,茴香10g,南山楂10g,鳖甲10g,炒牵牛10g。
子宫肌瘤的治疗应注意三点:①经前应控制出血;②经期量多应固摄止血;③经后当以软坚消症为主
21.加味当归四逆汤:治痛经
当归15g,桂枝12g,白芍(酒炒)15g,细辛6~15g,大枣18g,通草9g,炙甘草6g,肉桂9g,乌药9g,艾叶6g,吴茱萸9g,要加白酒同煎。
22.加味胶艾四物汤:治崩漏
生地炭30g,熟地炭30g,当归10g,白芍15g,川芎6g,乌梅炭10g,干姜炭5g,荆芥炭9g,地榆炭20g,棕榈炭10g,血余炭10g,阿胶10g,艾叶炭10g,断血流60g,甘草6g。
23.加味三棱莪术汤:治乳房肿块
三棱10g,莪术10g,水蛭10g,花粉10g。
余认为,乳中肿块为外邪与气血相搏日久形成,治疗当以活血行气,化瘀散结为大法,故总结出加味三棱莪术汤。
以此为基础,随证加减,可取佳效。局部肿块的治疗即加味三棱莪术汤。
24.二陈消瘰汤:治痰瘤
半夏12g,茯苓30g,陈皮10g,甘草6g,玄参10g,贝母20g,牡蛎30g,白芥子10g。
余总结痰瘤之病因乃肺、脾、肾三脏功能失调,导致津液不能输布运行,聚而为痰,痰随气行,窜于皮下,则成痰核;窜于五脏,痰阻髓道,气血瘀滞,经络不通则形成结节癌肿,日久则发生疼痛。余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总结出痰瘤效方——二陈消瘰汤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